贵阳一中师生到地质科技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地质主题研学

王会琼 罗红旭    发布于    2023年07月18日 11:18:00

        “龙老师,这个石头上为什么有红色了?”“杨老师,这个灰石头上透明的方块晶体是什么呢?”7月14日,贵阳一中460余名师生来到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开启“知行合一、乐学黔行”地质主题研学活动。

        据介绍,地质科技园全国科普基地于2022年9月获得。基地建立至今,先后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、省级自然资源科普基地、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,累计开展科普活动参观接待168余批次,走进学校、社区开展活动近31次,线下接待8700余人,线上粉丝3560余人,科普讲座38余场,发放宣传资料共计5000余册,受众11.15万余人,在省级媒体报道约24次。

        此次活动由贵阳市教育局、地质科技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共同承办。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戴小良、林伟华和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陈明华、张嘉玮、马会珍、龙建喜、陈建书、杨忠琴等8名老师授课,包含了四门课程,既有课堂教学实践,又有户外探索挖掘。

        在地质科技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内,来自不同时期的各类岩石、贵州龙化石、海百合化石等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,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,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请教。随后,在“石头老人”科普点,陈老师从岩浆岩、沉积岩、变质岩三大岩类的标本展开,带着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地球的发展演化历程。在矿石“淘宝”环节,学生们乐在其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质人员的艰辛。

       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林老师和戴老师,带来了探秘矿产世界主题课程,探秘矿石硬度,变身小小矿物学家。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解化石、岩石和矿物的关系。在老师的讲述中,所有这些都被一一道来。讲解环节结束后,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了矿物颜料,并亲手创作了色彩丰富的图画。

        张博士的课程从什么是地质学展开,介绍了地质学中相对年龄判别的5个原则,化石的重要作用和绝对年龄测定的方法原理,重点用纪录片片段呈现了精准测定地球年龄的克莱尔帕特森的故事。最后将45亿年的地球演化历史压缩到一天,从感性层面展示了关键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。讲座立足地质学领域最新进展,又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知识背景,做到了专业通俗兼顾。

        人类对于宇宙星球特别是地球的奥秘总是怀揣好奇之心,而对生物的演化,人类的来龙去脉更是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想去一探究竟。同学们在地质专家陈老师和马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金阳喀斯特公园,公园面积虽然不大,却是“五脏俱全”,有石林、石芽、溶沟、小型天生桥、一线天、溶孔(洞)等等,各类溶蚀后形成的象形石更是千姿百态,让人目不暇接。老师们从岩石、古生物演化、地球演变等一一为同学们解答疑惑。

        此次活动,同学们了解了几代地质人艰苦找矿的精神风貌和一代代拓荒者、求索者、攀登者的伟大事业,课程与实践相结合,做到知行合一。他们表示,身为新时代少年,生逢盛世、肩负重任,应该学习地质工作者身上爱国奉献、开拓创新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做“三光荣”地质精神的传承者。

 

一审:谭   琨

二审:丰   伟

三审:陈   伟

发表留言